疫情之下,物流行业的应对与变革
突发的新冠疫情给中国乃至世界都带来巨大冲击。面对突袭而来的疫情,我国的物流行业在需求波动、运力资源短缺、运输网络阻隔等诸多挑战面前,仍然全力保障运营,在抗疫战和助复工的过程中,发挥出巨大而积极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在抗疫战仍未结束之时,如何更好的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和直面未来的行业发展,是值得众多物流人思考的话题。
疫情对经济及物流行业的影响
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各国,在对待新冠疫情这个问题上,都经历了从轻视疏忽到最终严控的路程。只不过中国的疫情是先发生、先治理,而且我国对强力控制措施执行得最坚决和彻底,使得我国现在已经走过抗疫战最紧急和艰难的阶段,逐步开始开展复工复产的工作。但是,在进入3月份之后,海外疫情彻底爆发,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势头,现在仍没有见到全球疫情好转的拐点,这使得全球经济发展受到非常沉重的打击,也必然对我国整体经济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中金公司在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将2020年中国实际GDP增速预测从此前的6.1%下调至2.6%。对于已保持连续20余年中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来说,GDP增速如果滑落到2.6%,还是让人十分震惊的。
最初,医学领域的专家曾判断疫情的影响至少要持续半年。如今,很多专家甚至判断疫情在今年年内难以结束,对社会和经济的冲击可能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由于需要隔离控制病毒,全球主要经济体大停摆,供应链断链,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受到冲击,这种系统性风险,导致的直接和间接总体损失是十分惊人的,甚至可以和上个世纪30年代大萧条相类比。对全球经济来说,这次疫情算得上是百年一遇级别的灾难。
物流业属于支撑各个产业运行的服务体系,与整体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物流行业受到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从疫情对物流行业的影响来看,短期内肯定对物流企业的营收有较大影响,而且目前还无法判断疫情何时彻底结束,这对行业发展来说都是十分不利的。据各国统计数据显示:欧元区制造业和服务业指数降至1998年开始编纂该指数以来的最低水平,英国和澳大利亚指数同样创纪录新低,日本综合指数跌至2011年以来最低。我国家新冠肺炎疫情自1月开始集中爆发,2月份达到高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2月制造业PMI指数为35.7,预期46,前值50,而2月份非制造业PMI为29.6,预期50.5,前值54.1。另外,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26.2%,较上月回落23.7个百分点,仓储指数为39%,较上月回落12.1个百分点。
具体到公路货运行业(零担与快运),疫情的突袭造成了成本的上升和服务能力的不足。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全国各地封锁断路、人员隔离,对公路货运开展业务造成巨大影响,导致公路货运时效性难以保障。众多物流一线员工返岗困难,返工后的司机进出疫区还需要隔离,这都导致大批公路货运企业出现用工荒、人力不足。从需求端来看,众多客户企业开工延迟,令不少物流企业短期内处于无货可运的境地。需求波动给物流企业调度安排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需求突变还可能影响物流账款周期,并转化为现金流压力。从成本端来看,即便公路货运企业逐步开始复产复工,但期间日常防疫工作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再加上分拨中心及运输车辆等固定成本的投入在业务量急剧萎缩的情况下短期内无法快速分摊,导致单票成本进一步上升。
其他物流服务领域同样面临巨大挑战。集装箱运输方面(包括铁路和海运),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就“疫情对我国集装箱运输和物流市场的影响”这个课题,分别于2月6日、2月13日、2月21日和3月10日面向该协会会员的进行了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据该报告披露:综合分析,集装箱运输和物流行业全行业整体业务量下降,收入下降。航空物流方面,据中国航空报报道披露: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导致大量航班停航、企业停工以及一些国家的入境管制措施及进口政策发生变化对我国航空货运市场整体打击严重。2020年1月份,我国共完成货邮运输量60.6万吨,同比下降9.8%,环比下降14.6%。其中,国内航线同比下降11.1%,国际航线同比下降6.7%。
物流企业的应对举措与扶持政策
为了应对疫情对行业的冲击,物流企业也开展了积极的自救行动。如顺丰、中通快运、安能物流、百世快运、壹米滴答、韵达快运等加盟型快运企业已经开始实施降价措施。比如,中通快运对全网中转费(转运费+操作费)按原价7折进行收取,执行时间从2月18日-29日;壹米滴答更是祭出省内7折、省际6折的巨大优惠;韵达快运打出全网中转费5折优惠,截止时间直接到国家高速公路通行费结束免费。此外,为促进快递网络尽快恢复,菜鸟联合淘宝、天猫设立10亿元专项基金,用于补贴供应链和物流。这些措施包括快递员免费保险,全国范围内免收技术服务费,以及通过复工红包、揽收补贴、配送奖励等多项措施,激励快递员。
在度过疫情最艰难的阶段之后,政府的扶持政策重点转移到帮助企业复产复工,这对我国物流企业的恢复运营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2020年3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在发布会上说,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针对制约物流业复工复产和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按照“远近结合,统筹兼顾”的原则,从支持物流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降低物流相关行业收费负担、加快健全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货物运输结构调整、提升现代供应链水平等方面,提出12条政策措施。当前,重点是要解决物流企业面临的复工复产障碍和经营成本压力问题,支持物流业尽快恢复正常运行;未来一段时间,要着力推动建设安全高效的物流运行体系,进一步增强物流业应对外部冲击和服务国民经济的能力。相关政策已经3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高杲表示,截止到2月底,全国物流企业复工比例已经超过六成,道路货运市场持续回暖,车辆开工率已经恢复至七成,物流园区的复工率接近九成。但目前物流企业确实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复工未达产的现象,一些企业的实际运转率还不到满负荷运行的一半,原因跟其他行业也有一些相似之处。一方面,不少地方因为要求包括物流企业在内的外地员工返岗需要隔离观察,短期之内客观上确实造成了员工的不足。另一方面,因为其他一些行业也处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整个物流市场的需求也在恢复之中。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来加快推动物流企业的复工复产:一是指导各地高度重视物流企业员工返岗复工的问题。二是发挥发展改革部门综合协调优势,跟相关部门一起联动,从促进全产业链协调运行的角度出发,统筹推进各行业上下游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为物流企业以及整个实体经济尽快恢复正常运行创造条件。三是抓紧启动2020年的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工作。通过推动这些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来带动相关物流企业加快复工进度。同时,也支持和鼓励地方对复工的物流企业和新开工的重大项目优先协调供应防疫物资,促进物流企业顺利的复工复产。
物流企业未来发展启示
此次疫情突袭,对我国的物流企业来说,是挑战,也是一次大考。通过对这段极端时期各家企业表现和行业变化的梳理,我们得到目前为止物流行业发展的三个现象,如下:
第一,对物流硬实力投入巨大的企业收到丰厚回报。以此次疫情期间,中国邮政、京东物流、顺丰三家直营模式的快递物流企业展现了强大的运营能力。如,京东集团始终将物流业务定位为集团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长期大量资金和资源投入建设物流体系,如今京东物流成为全球唯一拥有中小件、大件、冷链、跨境、B2B、众包六大网络的物流企业。
顺丰近几年不断扩充发展冷链物流的能力、仓储服务的能力、综合运输的能力,已经成长为具有综合服务能力的物流巨头企业。3月18日晚,顺丰披露2月营收:快递业务量4.75亿票,同比增长118.89%;业务收入86.4亿元,同比增长77.3%;供应链物流营收3.69亿元,同比增长398.65%。特别可以值得一提的是,顺丰是我国最早购置飞机发展航空运输的私营企业,并在湖北鄂州投资建设物流枢纽机场,在国内航空货运细分领域处于领先位置。在此次运输应急物流抗疫驰援武汉的战役中,在航空货运方面,顺丰是最主要的承运公司。
第二,供应链协同和服务能力成为物流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能力之一。京东物流在本次救灾物资供应中直接与口罩品牌商联动,及时快速保证了医疗物资的供应和配送效率。
菜鸟网络运用强大的物流网络和供应链组织协调能力,仅用6个小时就在武汉搭建了医疗物资专用仓,在两天内就搭建了多条直通疫区的物流通道。菜鸟和京东的实践充分反映了物流在整个供应链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物资运输,物流企业需要通过与客户供应链的深度协同,在前端供应采购,后端配送规划、资源和库存配置等方面提供更多供应链增值服务,进一步实现业务的价值升级。
第三,加速数字化、自动化转型升级。实际上,物流行业在抗击疫情中的亮眼表现,离不开相关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方向上多年的耕耘和积累。以阿里菜鸟为例,其与主流快递企业共同搭建的智能物流骨干网络在疫情初期便主动响应,迅速组建全国乃至全球救援物资运抵湖北疫区的绿色通道,截至3月18日累计运输救援医疗物资6000多万件。在物流中心环节,京东重金打造的无人仓中的机器人能以高于人工几十倍的效率高速运转工作。在末端配送环节,无人配送机器人轮番上阵,在危险的地方代替人工解决“最后一公里” 配送问题。这些都展示了“科技型”物流企业的风采和能力。它们通过持续技术投入,构建起智能化、自动化和可视化供应链和物流运作体系,成为抗疫战中的强大力量。
经过此次抗疫考验,希望我们的物流企业能够得到启示,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升级服务能力,从“仓储运输服务”走向“供应链服务”,携手加深行业协同和联盟,为推进行业的长远发展和提升中国的物流竞争力共同努力。